汉字:廿
卷标:卷三
拼音:niàn
部首:十
查看:汉字「廿」在《康熙字典》中的解释《说文解字》 查看扫描版
【卷三】【十】 人汁切
呩二十并也。古文省。
段玉裁《說文解字注》 查看扫描版二十幷也。古文省多。省多者、省作二十㒳字爲一字也。考工記。桯長倍之。四尺者二。十分寸之一謂之枚。本於二字爲句絶。故書十與上二合爲廿。此可證周時凡言二十可作廿也。古文廿仍讀二十㒳字。秦碑小篆則維卄六年、維卄九年、卅有七年皆讀一字。以合四言。卄之讀如入。卅之讀如?。皆自反也。至唐石經二十皆作卄。三十皆作卅。則仍讀爲二十、三十矣。人汁切。七部。
《说文系传》 查看扫描版 二十並也。古文省多。臣鍇曰:「自古來,書二十字從省多,並為此字也。」
汉字:「廿」 字形演变
甲668(甲)
甲2382(甲)
前2.14.4(甲)
甲854(甲)
宰椃角(金)商代晚期或西周早期
大盂鼎(金)西周早期
伊簋(金)西周晚期
曾姬無卹壺(金)戰國早期
九.56.4(楚)
說文‧十部
睡.編28(秦)
甲骨文
金文
小篆
康熙字
楷体
【上一字】㔹 【下一字】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