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演义

参见:三国 § 历史

故事背景由公元184年东汉末年黄巾之乱开始,至公元280年西晋统一,共96年历史,以儒家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主旨,同时揉合千百年来广大民众心理,表现对昏君贼臣大乱天下的痛恨,对明君良臣清平世界的渴慕。

黄巾起义

编辑

东汉建宁元年(168年)九月,宦官曹节、王甫等人专横,大将军窦武与太傅陈蕃因憎恶而意图除害,不料事迹败露,反被消灭[9]:34。汉桓帝、汉灵帝昏庸无道,宠信宦官,疏远良臣,致使朝政腐败,百姓生活困苦。灵帝时,张角自称曾遇见仙人,幸得天书,学得有效治病方法。后来他云游四方给人治病(他治病的方法带有宗教色彩,但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,这使他声名远播),借此聚众起事,欲图推翻东汉,爆发农民大暴动——黄巾起义。

在大将军何进带领军队剿灭了黄巾军之后,又发生了十常侍之乱。这时汉灵帝已故,汉少帝刘辩即位。何进欲杀皇宫里所有宦官,反被宦官诱杀。袁绍和曹操带领众大臣冲入皇宫,杀绝宦官,还误杀不少不留胡须的男人。少帝与陈留王刘协于慌乱中逃出皇宫。

董卓之乱

编辑

各路诸侯分头寻找,最终由凉州刺史董卓找到少帝与陈留王。董卓自恃救驾有功,趁机专权弄政,废少帝,改立陈留王为汉献帝。董卓横行,残害忠良,引起大臣愤怒。曹操行刺董卓失败而逃走,假传圣旨,召各路诸侯结盟勤王,反抗董卓。斩华雄,败吕布,十八路诸侯在袁绍率领下杀向首都洛阳,迫使董卓劫持皇帝,迁都长安。董卓后来与其义子吕布争美女貂蝉。吕布在王允劝诱下,杀了董卓。

群雄逐鹿

编辑

长沙太守孙坚于洛阳发现了传国玉玺,欲私藏起来。袁绍大怒,逼孙坚交出玉玺。孙坚不肯,逃回长沙,途中遭荆州刘表袭击。孙坚为此与刘表结怨,后发兵进攻荆州,不料死于战中。在河北,袁绍与公孙瓒互争土地,爆发界桥之战,最后董卓假天子诏书和解才停战。同时,各路诸侯如刘备等正在建立起自己的实力。曹操广招贤才,建立起一支强悍军队,准备霸占中原。

统一中原

编辑

曹操奉迎汉献帝,拥护汉室,于许昌建新都,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,剿灭中原群雄如吕布、张绣、袁术等,日渐强大,称霸中原。后来与袁绍在官渡之战中,以寡敌众,大败袁绍。曹操继续挥军北上,灭袁氏、败乌桓、平辽东,统一北方。曹操开疆拓土,建立日后魏国的基础。

孙策立业

编辑

孙策自父亲孙坚战死后,欲重振家业,称霸江东。他拿父亲的遗物传国玉玺,与淮南袁术交换兵马。孙策掌握兵马,又有追随先父的老将、结拜兄弟周瑜及智谋之士帮助,发兵江东,经多年苦战,终于称霸,坐镇江东,为后来建立吴国打好基础。不料,孙策遇刺重伤身亡,由弟弟孙权继承基业。孙权有周瑜、张昭等能臣勇将扶持,稳坐江东,势力逐渐强大。

刘备扶汉

编辑

颐和园长廊彩绘中的三英战吕布

刘备与关羽、张飞曾在桃园结义时立下誓言,忠心辅助汉室,拯救天下苍生。刘备讨伐黄巾有功,后得到县令官职。后来刘备投奔公孙瓒,就任平原太守,曾相约讨伐董卓,于虎牢关前与关、张二人大战吕布。曹操之父曹嵩被徐州刺史陶谦部下张闿所杀,起兵攻打徐州雪耻。陶谦求助,刘备来到徐州协助陶谦抵挡曹操大军。曹操退兵后,陶谦去世前将徐州交与刘备,刘备就任徐州牧。吕布被曹操打败后,逃到徐州投奔刘备。刘备慷慨收留吕布,后来张飞惹怒吕布,吕布反夺徐州。袁术率兵打刘备,吕布便以辕门射戟的方式救了刘备,刘备与曹操联手消灭吕布。刘备同朝廷大臣密谋除掉专权欲篡位的曹操,不料事情暴露,刘备又叛曹操,斩杀曹将车胄夺徐州。刘备在徐州被曹操打败,逃去投奔袁绍,又叛袁绍,后在汝南建立实力。曹操再次于汝南大败刘备,迫使刘备逃往荆州投靠刘表。刘表让刘备镇守新野,以抵抗将要南征的曹操。刘备三顾茅庐,得到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辅佐,如鱼得水。

赤壁之战

编辑

颐和园长廊彩绘的江东赴会情节

曹操自封丞相,统一北方后,举兵南征荆州。刘备于新野两度杀退曹军,但彼众我寡,只得放弃城池,被迫南退荆州。刘表已故,荆州由幼子刘琮接管,长子刘琦留守江夏。刘备携民渡江,来到襄阳城外,求刘琮让他进城,被刘琮拒绝。刘琮后来投降曹操,荆州落入曹操手中,刘琮也被杀。刘备不得已南下到江夏投靠刘琦,途中遭曹军追杀,百姓死伤无数,虽然途中曾有很多谋士劝他放弃军民(百姓),但仁义的刘备说什么就是不肯放弃他们。

为抵挡曹操凶猛的来势,刘备派遣诸葛亮前往江东说服孙权结盟抗曹。诸葛亮舌战群儒、智激孙权、庞统巧使连环计、孔明巧借东风、周瑜赤壁纵火,黄盖使苦肉计。周瑜不容诸葛亮在吴国,多次想加害诸葛亮,但都没成功。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草船借箭。周瑜暂时放下杀诸葛亮的念头,专心策划对付曹操。最终,刘备与孙权的联军于赤壁之战中用火攻大败曹操,大获全胜,曹操败走华容。

荆州争夺

编辑

赤壁大战后,孙权、刘备相争荆州。周瑜领兵与曹军大战,取胜后以为自己已经攻下荆州,不料曹军中诸葛亮调虎离山之计,荆州落入刘备手中,吴军苦战一无所获。孙权不满,派遣鲁肃前往荆州向刘备讨还荆州。刘备多次在诸葛亮的劝说下推辞交出荆州,说等刘琦死后交出荆州。刘琦病逝后,刘备又说取得容身之地后再交出荆州。孙权、周瑜无奈,多次想办法夺取荆州。周瑜使美人计,欲骗刘备到东吴娶孙权之妹为妻,实为扣留刘备在东吴,逼诸葛亮交出荆州以交换主公。东吴招亲,弄假成真,刘备不但取得孙权之妹为妻,还安全地返回荆州,结果蜀国的士兵都说:“周郎妙计安天下,赔了夫人又折兵。”周瑜使出计谋屡屡被诸葛亮识破,未得成功。最终,诸葛亮三气周瑜,周瑜呕血而死,临死前还大喊三声:“既生瑜,何生亮!”

马超归汉

编辑

在西北方,猛将马超为被曹操杀害的父亲马腾报仇,联合韩遂、羌族兴兵讨伐曹操。马超于潼关、渭水之战中大败曹操,曹操割须弃袍、仓惶逃脱。曹操采纳谋士贾诩离间之计,成功地使马超、韩遂二人互相猜疑,最后大动干戈。马超被曹操打败,逃去投奔汉中张鲁,韩遂归降曹操。过后,刘备欲要攻打西川,刘璋向张鲁求救,张鲁派马超去葭萌关攻打刘备,刘备人马派出张飞抵御马超。结果马超和张飞挑灯夜战大打三百多回合。刘备把这一切看在眼里,很惜才的刘备心里很想马超纳入自己的军队,所以诸葛亮又使了离间计让马超最终投降刘备,成为五虎上将之一。

刘备称帝

编辑

周瑜死后,东吴与刘备关系恶劣,但未大动干戈。吴军与曹军开战,在濡须、合淝之战中有胜有败。在荆州,诸葛亮劝说刘备发兵进攻西川,夺取巴蜀。刘备打败刘璋,夺得西川,又从曹操手中夺取汉中。刘备自封汉中王,拥有益州全部和部分荆州,为建立蜀汉打好基础。至此,天下鼎足而三:刘备跨有荆、益;曹操称霸中原,进占关、陇;孙权坐镇江东。后来曹操病死,次子曹丕篡汉,东汉历二百馀年而亡。曹丕改国号为魏,刘备闻讯,在巴蜀称帝,国号仍为汉,史称蜀汉。

关张之死

编辑

孙权仍然一心要荆州,决定发兵取荆州,并在与刘备谈判后得到江夏、桂阳、长沙。关羽攻打曹仁把守的樊城时,孙权与曹操联合,派遣大将吕蒙攻打荆州,吕蒙白衣渡江,混入荆州。关羽得知中了调虎离山之计,不得已退守麦城,并派人前往成都求刘备派援兵。吴军包围麦城,将关羽困在城中。关羽突围,中伏被擒。关羽被押往东吴,宁死不愿投降孙权,被吕蒙斩首。吕蒙因功受赏,但在酒席上突然被关羽灵魂附体,随即暴死。曹操封孙权为南昌侯。刘备痛失荆州、义弟关羽,不禁深感悲愤,欲起兵攻打东吴为关羽复仇。不料,张飞在睡梦中被部下范疆、张达暗杀,两人逃往东吴。刘备因过度悲伤而昏迷过去,醒后不听诸葛亮劝阻,一意孤行要为关张复仇。

夷陵之战

编辑

刘备大军一路势如破竹,连败吴军,杀死关羽仇人潘璋、马忠、麋芳、傅士仁。孙权将张飞仇人范疆、张达交刘备处死,但刘备仍然怒气未息要灭吴。情急之中的孙权用人不疑,拜书生陆逊为大都督,号令东吴三军。刘备因连胜而大意,把大军布阵于树林中,犯下兵家大忌。陆逊以火攻,火烧连营七百里,蜀军大败。陆逊因深怕曹丕会趁吴军追杀惨败的蜀军时,发兵攻打东吴,因此放弃追击蜀军。果不出陆逊所料,魏军果然进攻东吴,反被吴军所败。

刘备败军抵达白帝城,刘备因过度悲伤而病倒,命垂旦夕。临终前,托孤于诸葛亮,说如若儿子刘禅昏庸无能,诸葛亮可废掉刘禅,自立皇帝。诸葛亮誓言要忠心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,尽心协力辅佐刘禅匡复汉室。

七擒七纵

编辑

曹丕趁机联合四路兵马杀向蜀汉,包括东吴、南蛮、羌族与孟达。诸葛亮派马超把守关口,使羌兵不敢进攻;派魏延制造疑兵,使南蛮多疑不敢进攻;派孟达至交李严写信,劝孟达退兵;派赵云把守关口,抵御魏军。此四路兵马不期而退,只剩东吴一路孤军,只得退兵。最后,诸葛亮派善言语的邓芝前往东吴,成功说服孙权再度与蜀汉和好结盟,共抗曹魏。

孟获反叛,诸葛亮亲领大军前往不毛之地平定南蛮。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,使孟获深感懊悔,决心永远归降蜀汉。

六出祁山

编辑

曹丕病逝,由其子曹叡继位。诸葛亮一出祁山,原本将直逼长安,因马谡丢失街亭而后败北,二次北伐粮尽而退,孙权于东吴称帝,国号吴。在蜀汉,诸葛亮上奏刘禅出师第三次讨伐魏国,决心完成刘备匡复汉室的遗愿,数次击败魏军及击杀大将张郃,但年数将尽,而且蜀汉之实力不足以讨伐魏国。诸葛亮决定将平生所学授予北伐期间收降的将才姜维。诸葛亮与魏司马懿斗智,双方僵持已久。最终,诸葛亮因过于操劳,在五丈原病逝。临终前,诸葛亮准备一樽木雕像吓跑以为诸葛亮未死的司马懿,争取时间让蜀军撤退。

诸葛亮死后,大将魏延不满诸葛亮的身后安排,意图夺取军权继续北伐,更不惜烧毁栈道拦截自家军队归路及攻打南郑,但诸葛亮生前早有布置,魏延被杀。

司马篡魏

编辑

在魏国,曹睿死后曹芳继位。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,夺取了掌握大权的曹爽的兵权,曹爽被杀。司马懿病死后,其子司马师、司马昭继续掌握魏国大权,常有篡位的野心。司马兄弟废了曹芳,立曹髦为帝。司马师因患眼疾病故,司马昭独揽大权。曹髦欲除国贼司马昭,不料被司马昭部下成济杀害,司马昭又假装悲伤,将弑君之罪名推到成济身上,将成济斩首。司马昭后立曹奂为帝。

三国归晋

编辑

姜维继承诸葛亮遗愿,继续兴兵与魏国作战。后主刘禅昏庸,听信谗言,导致姜维失败,后又废了姜维兵权。姜维为逃避奸臣加害,屯田沓中。魏将邓艾乘蜀汉大乱,发兵进攻。邓艾大军翻山越岭,终于抵达成都城前。刘禅不战而降,蜀汉灭亡。姜维为复兴蜀汉,乘魏将锺会与邓艾不合,欲联合除掉邓艾,谋划重建蜀汉。锺会欲除掉司马昭,不料事情被揭发,司马昭派兵围攻锺会、姜维。锺会死于乱箭之下、姜维身负重伤,感叹无法完成诸葛亮遗愿,便拔剑自刎。

在东吴,孙权死后,吴宫内乱。诸葛恪专权,被孙峻所杀。孙峻和孙𬘭先后独揽大权,孙𬘭存篡位之心。并废了吴主孙亮,改立孙休为帝。孙休常怀有攘除国贼孙𬘭之心,联合东吴老将丁奉除掉孙𬘭,夺回大权。不过,东吴安宁并不长久。

在魏国,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受禅篡位称帝,改国号为晋,史称西晋,魏国灭亡。西晋起用老将杜预进攻东吴,经一场恶战后打败吴军。吴主孙皓投降,东吴灭亡。经过近百年战乱,三国时代终结。司马氏三分归一,建立西晋统一天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