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样的天气,每个人都离不开水,不管是大量出汗后的显性丢失水分,还是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间内的隐性丢失水分,都应该及时补充水分,简单来说,就是应该多喝水。可对于咱们肾病朋友来说,可能就不是那么简单了。关于喝水,不少肾病朋友会左右为难,喝多了怕增加肾脏负担,喝少了又担心肾脏缺水。
那么问题来了,肾病患者每天应该喝多少水才适合?笔者发现,还是有很多人弄不清楚,由此造成对肾脏的影响并不是小事,或加重水肿,或伤害肾脏。
一.无水肿或轻度水肿的肾病
二.中度或重度水肿的肾病
部分肾病患者可出现中度或重度水肿,比如微小病变肾病、膜性肾病及活动期的狼疮性肾炎等等,疾病之初患者的排水功能往往有所减退,即喝进去的水不一定都能够排出体外,可能导致患者的水肿加重。可还有一个问题同样不能被忽视,那就是中度或重度水肿的肾病患者可以有水肿与缺水同时出现,即患者的水肿出现在不该出现的部位(如皮下及组织间隙),而血管内(循环系统)是相对缺水的。根据这种情况,就需要肾病患者在喝水与利尿消肿之间找到平衡点。这是因为,相对于水肿,缺水对肾脏的危害会更大。因此,只要患者对利尿药物是有效的,即使存在中度或重度水肿,患者也应该适当喝些水,同时配合使用利尿消肿,并观察患者的体重、24小时尿量及肾功能等情况。
三.少尿或无尿的肾病
当肾病患者出现少尿或无尿时,即患者每天尿量不足400ml,多为急性肾损伤(AKI)或合并了急性肾衰竭(ARF)。这个时候,喝水就不能太随意了,即喝水需要“量出为入”。每天需要严格计算“入量”与“出量”:入量,包括吃饭与喝水喝汤等摄入的水量;出量,包括尿量、呼出的水量、呕吐量及肠道排泄量等。让入量与出量基本保持平衡。据此就可以计算出每天应该喝多少水,既要保证患者不加重水肿,又要保证身体不能处于严重缺水状态。
四.肾功能急剧下降患者
在慢性肾脏病患者长期病程中,都可能出现肾功能急剧下降情况,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。高热、高温环境、大量出汗、长期呆在空调房间、过度利尿、消化道出血、频繁呕吐及严重腹泻等,都可能导致患者的肾功能急剧下降,血肌酐快速升高。这些情况导致肾功能急剧下降的患者都应该在短时间快速补水,不仅要多喝水,往往还需要通过静脉输液来补充水分,以逆转急剧下降的肾功能,让血肌酐逐渐恢复到正常或原来水平。若此时患者尿量少了,反而应该多补水,同时,密切观察肾功能变化情况。
五.肾功能缓慢下降患者
肾功能缓慢下降多见于慢性肾功能不全或慢性肾脏病3期之后,即患者的排毒功能已经越来越差,但患者的排水功能多不受影响,排水功能仍然正常,即患者喝进去的水、汤及稀饭等都可以通过尿液正常排泄,即使此时患者还有轻度水肿,也不影响尿量。因此,对于肾功能缓慢下降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来说,正常喝水即可,无需刻意限制喝水量,但也不能刻意多喝水,即以每天24小时尿量保持在2000ml左右即可,并要求少量多次喝水,不提倡一次喝大量水。
明白了吧!患有肾病的朋友还搞不清楚如何喝水,那怎么行?最怕的是对肾功能的影响,若弄错了,有的时候后果可能非常严重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