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史书记载,曹操一生有25个儿子,其中最受曹操喜爱的有五个:曹昂,曹丕,曹植,曹彰和曹冲。其中曹昂战死,曹冲夭折,那么也就是说,继承者就在曹丕,曹植,曹彰这三人之中。这三人中,曹植出口成章,才华横溢,曹彰骁勇善战,勇猛无敌,而曹丕和他们相比就显得黯淡无光,可是最后为什么曹操还是选择了曹丕呢?小编认为有以下原因:
曹操
一.立嗣。古人立嗣讲究立嫡立长,曹操的大儿子是曹昂,但不幸战死,曹丕是二儿子,自然而然就成了嫡长子,即便其他儿子再有才华,为了维持伦理纲常,稳定政权,曹操也只能选择曹丕。
曹丕
二.能力比较.文学上,曹操,曹植和曹丕被合称为建安三曹,可见即便曹丕文学底蕴再差也差不到哪去;作战上,虽然曹丕没有曹彰那么骁勇,但他的剑术也是相当强悍,而且多年随曹操出入战场,经验丰富。在心机和谋略上,曹植和曹彰两兄弟就不行了,曹丕私底下拉帮结派,收买人心,而且据传闻曹冲就是曹丕害死的,可见其城府有多深。
曹植
三.性格。曹丕看似愚钝,实则不然,大智慧者都是大智若愚,只有小聪明的人才会卖弄学问。反观曹植和曹彰,一个放荡不羁一个大大咧咧,都不像是有帝王之至,从曹植夜闯司马门就可以看出,他在曹操和兄长曹丕的眼里还只是个孩子。
估计老曹在立嗣的事儿上也操碎了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