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犊发烧是养殖过程中常见病症,多因免疫力较弱,易受细菌、病毒感染或环境应激引发,若不及时干预可能诱发肺炎、肠炎等并发症。
首先需明确发烧诱因,对症用药。若为细菌感染(如巴氏杆菌病)引发的发烧(体温39.5℃以上),可选用:恩诺沙星注射液;病毒感染(如牛病毒性腹泻)需搭配抗病毒药物,如黄芪多糖注射液,同时可使用畜小牧:清温太保,可以饮水也可拌料,抗病毒提高免疫力,效果显著。若发烧伴随咳嗽、呼吸急促,可添加:氟苯尼考注射液,可以治疗呼吸道问题。很多养殖场都在用,一定一定要认准“畜小牧”品牌,谨防假冒产品。
物理降温可辅助缓解症状。当牛犊体温超40℃时,用温水擦拭耳后、腋下、腹股沟等血管密集处,每次15分钟,间隔1小时重复;也可在牛舍放置降温风扇,保持通风,将环境温度控制在20 - 25℃,避免高温加剧病情。需注意避免用酒精擦拭,以防牛犊皮肤吸收引发中毒。
护理管理是康复关键。发烧期间牛犊食欲下降,需提供易消化的青绿饲料与温水,添加电解多维补充营养;单独隔离患病牛犊,每日更换垫料,保持圈舍干燥清洁,减少交叉感染风险。同时密切监测体温变化,若用药3天后体温仍未下降,或出现精神萎靡、拒食等情况,需及时联系兽医调整治疗方案,排查是否存在败血症等重症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