橘络的种植和炮制
来源
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果皮内层的筋络。12月至次年1月间采集,将橘皮剥下,自皮内或橘瓤外表撕下白色筋络,晒干或微火烘干。比较完整而理顺 成束者,称为凤尾橘络(又名顺筋)。多数断裂,散乱不整者,称为金丝橘络(又名乱络,散丝橘络)。如系用刀自橘皮内铲下者,称为铲络。
【原形态】
橘,常绿小乔木或灌木,高3-4m。枝细,多有刺。叶互生;叶柄长0.5-1.5cm,有窄翼,顶端有关节;叶片披针形或椭圆形,长4-llcm,宽1.5-4cm,先端渐尖微凹,基部楔形,全缘或为波状,具不明显的钝锯齿,有半透明油点。花单生或数朵丛生于枝端或叶腋;花萼杯状,5裂;花瓣5,白色或带淡红色,开时向上反卷;雄蕊15-30,长短不一,花丝常3-5个连合成组;雌蕊1,子房圆形,柱头头状。柑果近圆形或扁圆形,横径4-7cm,果皮薄而宽,容易剥离,囊瓣7-12,汁胞柔软多汁。种子卵圆形,白色,一端尖,数粒至数十粒或无。花期3-4月,果期10-12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
生态环境:栽培于丘陵、低山地带、江河湖泊沿岸或平原。
资源分布:在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海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均有栽培。
性味
甘;苦;平
炮制
拣去杂质,摘除橘蒂,用水喷润后撕开,晒干。
性状
(1)凤尾橘络,呈长条形而松散的网络状,上端与蒂相连,其下则筋络交叉而顺直。蒂呈圆形帽状。多为淡黄白色,陈久则变成棕黄色。每束长6-10cm,宽 0.5-1cm。10余束或更多压紧为长方形块状。质轻而软,干后质脆易断。气香,味微苦。以整齐、均匀、络长不碎断,色黄者为佳。
(2)金丝橘络,呈不整齐的松散状,又如乱丝,长短不一,与蒂相混连。其余与凤尾橘络相同。
(3)铲络筋络,多疏散碎断,并连带少量橘白,呈白色片状小块,有时夹带橘蒂及少量肉瓤碎片。均以筋络多、蒂及橘白少者为佳。